。
沈明隐退,万人称羡。王爷听到后,只翻了个身子,蒙头继续睡。
小云开始替自己难受,冬去春来,变成他替王爷难受。
一日,宝翔饭后又喝点清水,早早上床。小云叫府里亲厚的小安子替他,出了王府,跑去了金婳婳的生药铺。
金婳婳上贵妇门庭卖美肤药去了,冷松守在铺子里替几个跑街的穷孩子义诊。
见到小云来,冷松带他到僻静处,问:“何事?”
小云再也忍不住,哇哇哭起来:“冷太医,咱家王爷是不是得了绝症?”
“绝无!”
“那他为什么……”小云把宝翔近来的行止略说了一遍。
冷松听了,还是两个字:“无病!”
“啊呀,我的好太医,人命关天!何况王爷是龙子皇孙?您借故去府里看看……就算我求您了。”小云声泪俱下,差点下跪。
冷松摆手:“上火喝水,劳累休息。养身养心,何病之有?闲得无聊!”
他俩正在拉扯间,只听门外几声马嘶。有一个少年冲进铺子,四处找寻冷太医。
冷松一把将小云推到门板后边,不慌不忙应声。
小云从门板缝隙里看得分明。那是个小宦官,十六七岁年纪,肤色微黑,腿脚微跛。
小宦官抓住冷松,叽里咕噜,冷松拉着脸:“万岁只传我一人去蔡府?”
“不止是你。赵太医,张太医,俱在当值,已奉旨先往那边去了。”
冷松对门板望了一眼,收拾药箱说:“事不宜迟,我这就随你走吧。”
小云在门板后听得傻眼。想王爷这病是没人看了。倒是蔡府,叫那么多太医,连皇帝也惊动,出什么大乱子了吧?蔡述是王爷表弟,还给王爷送过好吃的。所以……这回没白出来,得赶紧上王爷那边显摆一下消息灵通。他等冷松离开,撒腿回了王府。
进了卧房,也不顾三七二十一,把宝翔喊醒了,赶紧奉上这一新鲜事。
宝翔听了,睡意顿消,自言自语道:“难道蔡述天不假年,这么就不行了?或者是……”
他惊出一声冷汗,觉得口渴,囔囔喝水。小云送上杯子,宝翔呸了一口:“换酒来!”
小云胸臆大宽,暗赞太医胸有成竹。王爷果然没病,闲得无聊而已。
宝翔喝了酒,想蔡家必有非常大事。按理说事不关己,自己可装作不知道。但老天既然叫自己也知道了,于情于理,实在少不得去探一探。换在从前,以他脾气,换了紧身衣,冒险跳入蔡家便是。可如今,再走江湖行径,若遇上麻烦露馅,倒像是不思悔改。如此,还是以王爷表兄的身份,光明正大前去才好。
既要去,自然要找理由。蔡述好读书,又讲究吃。可仓促之间,厨子做不来。他翻箱倒柜,找不到什么好书,只有一套蓝辛从海客手中买来送他的洋人春宫有点意思。西洋人的春宫俱画在羊皮纸上,人物个个皮白如鬼,碧眼黄毛。书沿烫金,面上镶着红蓝宝石,装在一个银制匣子里。宝翔抱着匣子,套上龙袍,半跑着出了小院。
他出来匆忙,有喝了冷酒。被夜风一吹,打了个咯。
一路上,他恨不得插翅到了蔡府。本来他和蔡述看不对眼。可到了节骨眼上,他想起来彼此幼年相识,也有过心照不宣,相逢一笑的好时候。
他是见不得蔡述这么轻易撒手人寰的。
至于是不是什么蔡述的计谋,皇帝的陷阱……他也不管了。
看来人多睡觉,会变成傻大胆,究其原因,是忘记了好些不愉快。
宝翔到了蔡府侧门,才下了轿车,未来得及与蔡府家人交应,就听到里头云板响起。
不止宝翔,蔡府家人俱大惊失色。
宝翔身子一晃,问身旁的人:“适才敲了几声?”
入夜寂静,人人听得分明。可为了慎重起见,云板再起,宝翔跟着旁人,重又数了一遍。
“四声。”有人说。
宝翔自言自语:“四声!”
春风醉人,他心凉如雪,只是想:死了,又死了一个!
世事如棋,当真是局局变幻,深不可测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(第三卷结束。请看第四卷:一钩冷月“惊变篇”。)
1,“世事如棋局常新”:这句诗出自宋代诗僧志文的《西阁在孤山》 。全诗如下:
杨柳蒹葭覆水滨,徘徊南望倚阑频;年光似鸟翩翩过,世事如棋局局新。
岚积远山秋气象,月生高阁夜精神。惊飞一阵凫鹫起,蓬叶舟中把钓人。
2,丑时:半夜一点到三点
3,云板:又作“云版”。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(或木质)响器。旧时官府、富贵人家和寺院用作报事、报时或集众的信号。一般吉事用三声,凶事用四声。